打开APP

上海交大研究D-型氨基酸氧化酶疼痛机制获进展

日前,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王永祥课题组获悉:该课题组在发现和验证脊髓D-型氨基酸氧化酶(DAAO)为治疗慢性疼痛的新型潜在性靶点分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福尔马林慢性疼痛主要是由脊髓自由基过氧化氢介导,DAAO抑制剂镇痛作用机制在于其抑制脊髓过氧化氢的生成。

2011-09-07

上海交大环境资源法领域国际学术合作获两项新成果

最近,上海交通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与美国和欧洲合作伙伴的学术合作取得两项新成果。 成果之一是我校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曦教授与美国纽约佩斯大学(PaceUniversity)环境法教学与研究中心的尼古拉·罗宾逊教授等人合作编着的专业工具书——《DictionaryofEnvironmentalandClimateChangeLaw》由英国爱德华埃尔加出版公司(EdwardElgarPublish

2013-10-10

中外学者齐聚上海交大共话“新兴信息、技术和材料”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13年10月3日至6日,“新兴信息、技术和材料”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Emer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Materials)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学术活动中心举办。

2013-10-10

上海交大拟用纳米光学质谱仪检测人体癌细胞

摘要: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传来消息,该校朱卡的教授和李金金博士以量子光学和纳米材料为研究基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纳米光学质谱仪,也就是业内俗称的“光秤”,通过对生物DNA分子的质量、染色体的质量等高精度光学测量,来检测人体内的癌细胞的方案。这一方案的提出,有望为量子测量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崭新的平台和新颖的思维方式。

2013-05-31

上海交大Bio-X秦胜营:我国逐步向个体化用药时代迈进

每位患者的疾病状态、并发症情况、遗传、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环境因素等均会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和反应,个性化用药已逐渐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及必然趋势。 电话采访与拜访 第一次联系秦胜营教授是ENCODE问世当天的电话采访,他通俗的解读让人受益匪浅。

2012-11-04

上海交大邀请作讲座

(本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学联提供) 2012年11月21日,生物谷创始人、董事长张发宝博士应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邀请,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光彪楼做题为“生物医药行业分类与职业选择”的讲座。 上海交大学生@范小比没灵感表示:“作为上海交大生物技术大二的学生,第一次听取这么完整有针对性的生物就业指导。

2012-11-22

上海交大王世平团队攻克南方葡萄种植瓶颈

上海交大王世平团队攻克南方葡萄种植瓶颈

2014-01-13

上海交大与美国Metabolon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

为加强系统生物学、转化医学和植物学方面的研究,在国家和上海市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与Metabolon公司建立科研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上海交通大学——美国Metabolon代谢组学联合实验室。近日,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树华多功能厅举行。 “代谢组学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领域,在植物科学,医药卫生和食品营养各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2-11-19

上海交大等流感病毒跨膜通道调控机制的研究获新进展

来自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美国弗莱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在A型流感病毒M2跨膜蛋白质子通道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2012-11-18